新疆分院开展道德讲堂活动

新疆分院道德讲堂现场

道德讲堂主持人

分院职工积极参与

分院职工认真聆听

新疆分院道德模范刘铭庭讲述他的故事

新疆分院党组书记傅春利讲话

工作人员为大家送上道德吉祥卡

12月28日,新疆分院成功举办了一期《道德讲堂》活动,按照道德讲堂五个环节,开展了唱歌曲、学模范、诵经典、发善心和送吉祥活动。

首先,主持人带领大家一起唱了一首《学习雷锋好榜样》,声音洪亮,激情饱满,余音绕梁,久久回荡。

在“学模范”环节,看了一段关于钱学森老人的动人故事,并且邀请了我们的退休研究员刘铭庭,讲述了一下他的感人事迹。1957年,刘铭庭大学毕业后,主动要求到新疆工作,被分配到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工作。在“六五”、“七五”、“八五”、“九五”四个五年计划中,承担了多项国家和自治区荒漠化治理的重点科研项目,在我国荒漠植物研究、荒漠化防治技术研究以及荒漠生态工程建设方面成效卓著,是我国该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。他大部分时间在条件艰苦的南疆地区从事荒漠化防治工作,推广柽柳荒漠人工林面积达400余万亩,使柽柳属植物在我国防风固沙、水土保持、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控制中发挥出显著社会、经济和生态效益,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,对我国干旱、半干旱荒漠地区的荒漠化防治事业,起到了有力地推动和科学指导作用。退休至今,在最贫困的和田地区于田县流沙区,创建了全国第一座500亩人工红柳大芸示范样板基地。刘铭庭荣获各种科研奖项19余项,其中联合国奖3项,国家及省部级奖18项,出版专著三本,发表研究论文及报告60篇,发表科普文章百余篇。获自治区“双放”先进个人,自治区科普先进个人,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,自治区学习吴登云先进个人,全国沙产业优秀个人,全国水土保持先进个人,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,全国科普先进个人,全国扶贫先进个人,中科院竺可桢奖,中科院“双文明”十大标兵等荣誉称号。

无论是钱学森还是我们的刘铭庭研究员,在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热爱祖国,无私奉献,艰苦奋斗,忠于职守,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生命的意义,也让我们感动于他们对生命价值的追求,他们可歌可泣的爱岗敬业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。

在诵经典环节,主持人带领大家一起诵读了一段道德经典“仁者爱人,有礼者敬人,爱人者人恒爱之,敬人者人恒敬之”。教育我们要做心存“仁”和“礼”的君子,要仁爱别人,尊敬别人,社会才会安定,秩序才会井然。

激发善心、抒发善意。在“发善心”环节,大家积极踊跃发言,畅谈自己内心的道德感悟。

最后,道德讲堂祝愿大家厚德善行,吉祥相伴,并为大家送上了道德吉祥卡。

全院系统共有100多人参加了此次道德讲堂,到场的领导有分院党组书记傅春利、分院副院长董云社、新疆生地所副所长管开云、新疆理化所党委书记蒋同海、新疆天文台党委书记孙正文。

附件下载: